META Design / TW
  • 關於我們
  • 故事
  • 專案
  • 作品
  • 商店
  • META Motion
  • English

one day META 005.

12/5/2023

0 評論

 
one day META
005
圖片
我們是一群在山上做燈的人……在山上做燈的日子,是什麼樣子?「one day META」記錄META夥伴工作的一天。
今天,是凱鈞的一天。

Netflix紀錄片《抽象:設計的藝術》拍出了創新設計師的日常工事、設計脈絡與實踐過程。在介紹以色列建築師Neri Oxman的集數中,提到她的團隊成員來自不同學科領域:材料學、生物學、機械工程、電腦工程、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大家運用各自的專業,互相討論與合作,完成一件件建築作品。
這樣的團隊,正是META所嚮往、努力成為的團隊:每個人擁有各自擅長的項目,每個人都有負責專案統籌的機會,大家在不同類型的專案中貢獻所長、彼此協作,一起完成每個任務。今天的主角凱鈞,也在這樣的模式下摸索出自己的角色。
圖片
圖片
圖片

​擁有木工與設計背景的凱鈞,在不同專案中的角色十分靈活,會參與後期實際製作,也是前期「轉譯」的角色:當一個概念發展完成、準備落實,如何從一張草圖開始,到完成實體作品,就由凱鈞來踏出這一步——把草圖發展成可以實際執行的工程圖,這需要理解設計概念、定義尺寸、設定材料與質感、發展結構設計等各個面向的思考,也是容易被Yaungo逼緊發條的階段。在後期的實際製作,凱鈞除了所學的木工,還會「跨領域」地處理不同材料,前陣子他整天和工地回收的金屬管為伍,與鐵男Will一起完成My LAND桌上建築系列的成品。
圖片
圖片
將概念草圖發展成可以交付執行的工程圖,除了要顧及各項細節,還要站在接收者的角度,思考如何精準表達與溝通。

​雖然過往有拆圖設計的工作經驗,但在META出圖,是完全不一樣的思維。「我從Yaungo那邊拿到的通常只是概念、形體與大概的尺寸,材料上要如何搭配、結構上要如何組合,需要有一個合理、可行、又美觀的方法。」以連接件為例,無論是和台電合作的專案,或是工地計劃,都要從現地思考是否有可以使用的零件,讓連接件和作品可以有強烈的連結感。即使要訂做,是不是可以拿既有材料來做、而不是用新的?這也是凱鈞在出圖前會花比較多時間思考與討論的地方。
圖片
在設計細節、結構發展,凱鈞與Yaungo總有許多的討論。

​問起凱鈞在META工作感受最深的時刻,他細數了好多 “moment”,歸納原因,都是當時覺得很有挑戰,或是忙到很累,才讓現在的他回憶起來特別有感覺。「那時候做了台電大廳、敦南不熄燈、Whims E010、還有第一場工地計劃,雖然很累,但也讓人印象深刻,比起一天過一天,每天充實地過,感受會不一樣。」
凱鈞來META報到的第一天,就跟我們到台電材料倉庫搬了一車的退役木橫擔。在接下來的專案中,除了負責出圖,還要跑工地撿材料、在大熱天拆房子⋯⋯幾乎每個相對辛苦、有大量勞力活的場合,都有凱鈞的身影,但他總是笑笑地面對,或許就像他說的,工作很累是很累,但是付出之後的成果,會讓人更懂得享受。
圖片
第一天來META報到的凱鈞,就被我們帶到台電的材料倉庫搬了一車退役木橫擔。
圖片
在第一場工地計劃,凱鈞除了在圖面上畫出結構,還動手製作模型確保可行性。
圖片
圖片
進場時要負責把結構搭建出來,凱均坦言心裡滿緊張的。完工後,又看到凱鈞拿出自己的相機記錄下大家努力的成果。
圖片
圖片
圖片
即使辛苦,在工作中還是很常看到凱鈞的笑容。

可以描述你在META的工作內容嗎?
我會參與製作前的資料準備,也會參與實際的生產執行。製作前的準備主要是將已有概念的產品或專案作品,發展成工程圖,交給負責執行的同事製作。木工執行的部分我也會做,但我有注意到其他同事比我更能留意到一些細節。在META就是這樣,大家的定位其實不會切割得非常清楚,每個人都有比較在行的部分,需要的時候又可以互相cover。

​
這些工作對你有什麼收穫?
從概念草圖發展成工程圖,需要很全面地思考許多細節,不能只想著我要把東西固定住,就直接鎖螺絲。目前我們都用回收材料來做作品,我必須思考要用什麼螺絲或五金?為什麼要用它?邏輯上是合乎作品概念的嗎?用了它之後外觀會怎樣?如果可以的話,是不是就連零件都可以用回收材料做?
之前Yaungo常常說我想得太單純,要我利用空閒時間多思考。他的意思不是要我加班繼續想,而是「思考」類型的工作其實不適合用上下班時間來切割,利用空閒、心裡比較輕鬆的時候思考,這時候反而更有可能想到突破點。
圖片
圖片


​每個人對工作的看法與解釋不同,你覺得工作是什麼?對你而言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我覺得還滿現實的,工作就是為了賺錢。對我而言,還有尋找人生的意義吧!透過工作去找出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麼,雖然我也還在尋找。印象很深刻Yaungo跟我分享過,如果以10年為一個單位,一個人30歲的樣子,是他20-29歲的累積,40歲是30-39歲的累積⋯⋯讓我會去回想過往有哪些事件,影響了我的想法,以及為什麼我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也會思考未來的規劃。

​
工作之餘在做什麼?或是有什麼想做的事嗎?
假日我會去台北市區閒晃拍照,我喜歡選西門、萬華這樣的舊城區街拍,那邊建築很密集,光影打下來很漂亮,人也比較多。之前我很喜歡一位日本攝影師鈴木達朗,他會在澀谷這樣熱鬧的街頭,把相機直接堵到你面前拍照,這做法雖然評價很兩極,但是他的照片給人非常強烈的感覺,我有買他的攝影集*。除了攝影集,我還有收藏玩具、公仔和黑膠唱片*,雖然現在很多東西都數位化,但我還是喜歡這些實體的東西。
*凱鈞已經收藏了二、三十本攝影集,同事常常幫他代收moombook shop的包裹。
*收藏最多的公仔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目前最想收藏的黑膠唱片是星際效應原聲帶。
圖片
圖片提供:凱鈞

​對於目前的生活,你最滿意的是什麼?
這樣講好像有點狗腿,但我覺得是工作,雖然有時候很累,但是完成之後會有成就感。在META工作還滿開心的,專案很有趣,自己也能有所收穫,在期限內可以自己調配工作節奏,都讓我覺得很舒服。

後記
前陣子META收到合作夥伴Aesop的季節贈禮,裡面有一張黑膠唱片,隔天凱鈞便將他的黑膠唱片機搬來工作室,讓我們連續兩個禮拜的工作中,都有享受的BGM,謝謝貼心的凱鈞。
圖片
one day META 005.
受訪:凱鈞
採訪:詩懿、嘉紜
文字、攝影:詩懿
核稿:Yaungo

0 評論



發表回覆。

    This section will not be visible in live published website. Below are your current settings (click inside this section to edit the settings):


    Current Number Of Columns are = 2

    Expand Posts Area =

    Gap/Space Between Posts = 10px

    Blog Post Style = card

    Use of custom card colors instead of default colors =

    Blog Post Card Background Color = current color

    Blog Post Card Shadow Color = current color

    Blog Post Card Border Color = current color

    Publish the website and visit your blog page to see the results

    _  

    全部
    Exp. Story
    Interview 專訪
    News
    One Day META
    Upcycle

    _

    十月 2024
    一月 2024
    十二月 2023
    十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五月 2021
    十一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月 2016

    RSS 訂閱

META Design

關於我們
Project. 專案
Work. 作品
Store. 商店

Contact. 聯繫
​T:+886.2.2626.8499

F:+886.2.2626.8473
​[email protected] ​

    訂閱電子報

OK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ensure you get the best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2025 © META Design.
  • 關於我們
  • 故事
  • 專案
  • 作品
  • 商店
  • META Motion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