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模椅 「板模」是灌漿時用以固定混凝土的板材,目前台灣工地灌漿採用木製板模為主。木製板模通常可以重複使用數次,不過因為使用量大,工地現場常可以看到大批淘汰的板模;在我們進行工地取料的工作時,有時可以找到品質還很好的板模被堆置在廢料區。從工地取回的廢棄板模在運用之前,會先去除上面硬化的混凝土,經過拆解、拔釘、整料⋯⋯等工序,一步步成為後續可使用的材料。
|
把板模「彎」起來 面對這片功成身退的材料,我們一直思考如何隨著材料的特性與語彙順勢發展。一方面想要保有木製板模的結構特質,一方面想在創作過程中加入新的想像,於是我們以「用不同角度看待同樣事物」的觀點,把硬邦邦的板模「彎」起來,呈現一種溫柔的型態,使其在經過改造之後,能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
|
拆解一片板模,要拔除153根釘子 處理一塊60x180公分的板模需要拔除153根釘子。在「板模椅」的實驗過程中,以「解構再重組」的手法出發,嘗試破除木製板模的既有樣貌,再以工藝手法重塑結構與功能;椅腳的彎折處,以14刀切割縫隙找出最理想的彎折弧度,背後再輔以特製的木製配件增強結構力,確保「板模椅」可以適應人們的日常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