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磚
設計師說:「即使做了磁磚規劃,還是會產生一大堆餘料」在探尋高樓層住宅工地時,我們遇到正將磁磚倒入垃圾井的師傅。看起來很可惜,因為這些磁磚都是新的,只是經過裁切而不完整而已。於是與現場的師傅約定,請他幫忙留下這些磁磚餘料,我們想藉由再次運用這些磁磚餘料,來彰顯它尚存的價值。收集的過程雖然沒有很順利,但是在經過三次撲空、三次溝通後,我們最終還是帶回不少的磁磚餘料。
|
磁磚餘料大大小小尺寸很多,我們必須先釐清手上有哪些尺寸與顏色,才能做後續的設計規劃。分門別類的標上尺寸後,發現兩個細微但不得不處理的問題。第一,歸類後的磁磚雖然尺寸相近,但並不一致,這將影響視覺的垂直與水平的美感。第二,磁磚切割後的邊緣銳利,且不夠平整,這個問題將影響使用者對於回收材料的使用信心。兩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都必須被解決,否則餘料的價值將無法被看見,浪費的問題將不會被重視。 |
試著在網路上尋找可以為磁磚整形的加工廠,詢問了很多廠家,最終在北投找到有意願試試看的一對老夫妻,於是我們立刻帶著材料開車前往。這類型的小型加工廠大多身經百戰,經歷過一段台灣房地產的全盛時期;但由於大環境的轉變,為了節省施工費用,現在已經很少人願意用這麼細的工藝來加工建材。 在這樣的情境下,這對老夫妻一開始就抱著沒有人會願意花錢請他們加工的心態與我們溝通,態度上展現出一種拒人於外的感覺。仔細一想,也許這是一種怕被拒絕的拒絕吧?於是我們請這對老夫妻勇敢的說出報價,然後一口答應委請他們整理磁磚尺寸與打磨切割邊緣。這是一段難以忘懷的經驗,透過這次的合作,我們見台灣傳統產業興衰的縮影。 |
後來這對老夫妻的小工廠收掉了,心裡覺得遺憾與無奈,我們的能力太小,來的太晚,保不住這項傳統的加工工藝。 我們順利實踐回收磁磚再運用想法,創作出一面我們自己也感到滿意的牆面,也許這次的行動沒有去化太多的磁磚餘料,但是在過程中所經歷的故事與成果的展現,促使業主與磁磚廠,展開磁磚餘料回收的合作。現在每個工地都設置磁磚回收桶,由磁磚廠負責回收。 |
後記 後來業主送了一箱水果要給這對老夫妻,我們再次回到這間小工廠時,工廠已經人去樓空。電話聯繫他們後,兩夫妻騎著摩托車前來與我們碰面。老闆娘說他們剛剛「遊覽」回來,我們將水果送給他們,而老闆娘回送一罐遊覽車上買的「青藥膏」説:工作累的時候,在脖子抹一抹很舒服喔……。我在想,我們應該都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美好的一段記憶了吧。 |